当前位置:首页> 特色栏目 > 专题策划 > 正文
互融式体验成商超转型新方向
2022-03-02 17:48:28   来源:《中外玩具制造》杂志   作者:黄子婧   


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,电商对实体零售的压力呈加速增长态势。国际市场调查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,全球玩具成熟市场北美和西欧的电商市场占比正快速膨胀。疫情前的2016年和疫情爆发首年的2020年相比,北美的电商比例从20%上升到36%,而西欧更明显,从22%上升到47%。

面对来势汹汹的挑战,作为实体零售代表的商超,也不得不冷静思考前路方向。据专业网站Supermarket News报道,2020年欧美传统商超销售额占比约为36.2%,虽这一比例将会在未来5年保持平稳,但呈现向大型连锁头部集中的趋势。所谓适者生存,既然电商已然势不可挡,何不顺势而为?于是,吸收电商便捷优势并结合实体体验所长的互融式概念(Phygital)就成了商超转型的新方向。

12

互融式体验成商超转型新方向


商超转型新选择


互融式概念出自英文Phygital,是实体(physical)和数字化(digital)这两个英文单词的有机结合。据悉,这个词最早于2013年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出现,顾名思义,以尖端的数字化科技结合实体场景,创造出便捷的新型购物体验。近年在技术日趋成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开始升温,有望成为商超转型的必由之路。

纵观近十年的零售变化史,我们可以发现,商超大致经历了垄断、微调、开放和融合四个阶段。在第一阶段,电商尚未发展起来,商超以巨大的体量和丰富的品类,几乎以碾压式的姿态,称霸实体渠道。玩具商要拼品牌、拼价格、拼上架费,才能争夺有限的货架空间。在电商日渐强大的第二阶段,尤其是在美国玩具反斗城倒闭后,商超突出店内的互动试玩体验,“以己之长、攻电商之短”,吸引消费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第一年,社交隔离措施逼迫商超纷纷上马“全渠道”,并重点投资电商渠道,弥补短板,抢占市场。到了2021年下半年,海外各国陆续放宽社交限制,人流逐渐回归实体渠道,但电商所带来的便捷体验依然吸引着中青两代人。商超想要生存发展,还必须吸收电商的便利特点,因此,互融式体验就成了新选择。

3互融式商超基本模式图解


互融式商超三大优势


总结起来,互融式商超具备三大优势:

1.服务即时,无论是产品信息、服务需求都是即时可得,做到在合适的时间、合适的地点,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。

2.渠道融通,无论消费者在线上还是线下实体店,都能获得同等优质的服务。

3.参与度高,让客户获得有趣、便捷、满足的互动体验。

那么,以上三点是如何体现在互融式商超中的呢?从购物流程上看,涵盖了电商所能提供的便利:点点屏幕,甚至是动动嘴巴(语音识别技术),即可线上选品,店内商品快速定位导航;以大数据为基础,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匹配;无需排队,线上自助/自动付款。此外,还发挥了实体商超所特有的现场互动、体验优势:比如现场试用,由店员提供面对面即时咨询服务,如有缺货还可线上调货,快速解决问题。再有商超距离客户社区近的优势,提供免费当日送达服务,简直秒杀电商快递。在互融商超中,线上服务成为面对面互动的一种补充,提高了效率。

目前已有实力商超加大投资互融体验,吸引客流、促进销售。亚马逊开设的Amazon Go商超就初涉线上线下互融。进店前,消费者下载Amazon Go专属APP,开通账号,绑定支付账户,然后扫码进店,自由选购,整个购物过程由店内相机、感应监测器等高精仪器辨识消费者拿走的商品,出店时由APP自动付款,无需排队、一一扫描商品结账。该模式在疫情社交受限期间更受欢迎。去年在英美两国共开了30家,今年准备开进美国偏远的农村地区,继续扩张。一些奢侈品牌店,已经能做到客人进店,即可人脸识别,导购可通过后台调出客人在线上线下门店的浏览和购买记录,生成最符合客人口味的新品推荐,进行精准销售。


玩具是互融商超的先锋品类


在众多品类中,玩具拥有非常强的互动属性,非常适合体验式零售场景,也是商超吸引合家消费人流的利器。因此,也就成为了互融式商超的试水品类。

传统商超代表沃尔玛也开始了互融体验布局,并命名为“无限玩具区”。沃尔玛在店内设立触屏自助机,可供消费者查看店内各式玩具的实时库存,如果遇上想买的玩具在本店缺货,还可即时在自助机上下单,由系统后台进行调货,既可抓住转瞬即逝的消费冲动,免去了消费者另寻他处的麻烦,又避免了商超因供货不及时带来的损失。据悉,引进这项服务后,沃尔玛全线门店每月可以减少巨额损失。


小结


就目前而言,互融式商超仍相对超前。尽管单项技术在疫情期间得到普及推广,但多项技术的集成融合并实现无缝连接,仍需时日。相信会像过去的电商、全渠道一样,最终从设想走向现实,让人们消费更轻松。


订阅及广告热线:020-38490229   QQ: 2355625168   邮箱:market@ctoy.cn

网站文章版权归《中外玩具制造》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、摘编及其他用途

Copyright © 2015 《中外玩具制造》Toymag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主办:广州力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  技术支持:中外玩具网
ICP证:粤ICP备13023376号-3